来源:四川大学华西医院
作者: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廖文静、叶一舟、李元曦、白亚宁、马景轩、刘浩宇、祖丽胡玛·塔依尔
编辑:吴施楠
紧张情绪与肠道健康
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:一旦紧张,就有强烈的上厕所冲动。在重要场合如发言、考试前,总会感觉手心出汗,心跳加速,甚至会让膀胱也变得活跃。憋尿虽然还好,但如果肠道也受到影响,那就更加棘手了。这种情绪确实会影响我们的身体,交感神经系统的活跃会提升上厕所的渴望。值得注意的是,频繁出现这种现象,可能与“肠易激综合征”有关,表明你的肠道正在经历内耗。
肠易激综合征的概述
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,特征为腹痛和排便习惯的改变,而并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。根据调查,我国肠易激综合征的总体患病率在14%到11%之间,年轻人和中年人更容易受到影响,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。然而,仅有约25%的患者会寻求医疗帮助,大多数人选择忍耐。
主要症状
肠易激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包括:
- 腹痛:表现为腹胀、疼痛、肚子响,且常常在排便或排气后缓解。
- 排便习惯改变:多数患者频繁腹泻,每天3-4次,粪便通常呈糊状或水样,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便秘。
- 心理和精神症状:伴随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心理症状。
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
尽管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,但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主要诱因包括:
- 心理因素:情绪和精神压力密切相关,焦虑和抑郁人群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-3倍。紧张时,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胃肠道蠕动异常,从而引发腹泻或便秘。
- 饮食因素:约84%的患者与饮食有关,尤其是高脂肪、油炸食物和难以消化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可导致肠道发酵。
- 其他因素:如进食过快、肠道微生态失衡、胃肠道动力异常等。
应对措施
对于肠易激综合征,首先应优先从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入手。以下是一些建议:
- 低FODMAP饮食:减少富含短链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如牛奶、豆类、洋葱等,这些食物消化不良会导致腹胀和腹痛。
- 减少刺激性食物:避免海椒、酒精、咖啡等,可以减轻不适感。
-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:适度运动以及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症状加重。
注意误区
许多人在面对肠易激综合征时存在一些误区:
- 肠易激综合征不是小毛病,应寻求医疗帮助。
- 该病不是传染性疾病,不必担心传染给他人。
- 止泻药只能短期缓解症状,无法根治。
- 高纤维食物的选择应根据症状类型进行合理调整。
总结
要减少肠道的内耗,需要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,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。在这方面,可以参考918博天堂的相关健康资讯,不断优化自身的健康管理。了解肠易激综合征,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,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。